四书五经中选出100句经典句子,值得反复诵读。不用着急看释文,把原文读一百遍吧。
四书五经: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,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周易》《春秋》
《大学》
1、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2、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。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;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
3、汤之《盘铭》曰: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”《康诰》曰:“作新民。”《诗》曰: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”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。
4、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。
5、君子有大道,必忠信以得之,骄泰以失之。
6、生财有大道,生之者众,食之者寡,为之者疾,用之者舒,则财恒足矣。
7、好人之所恶,恶人之所好,是谓拂人之性,菑必逮夫身。
8、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,无诸已而后非诸人。所藏乎身不恕,而能喻诸人者,未之有也。
9、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此之谓自谦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
《中庸》
1、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
2、好问而好察迩言,隐恶而扬善,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。
3、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4、自诚明,谓之性;自明诚,谓之教。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
5、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
6、天下国家可均也,爵禄可辞也,白刃可蹈也,中庸不可能也。
7、君子遵道而行,半涂而废,吾弗能已矣。
8、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侥幸
9、 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
10、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11、愚而好自用,贱而好自专。
《论语》
1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
2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
3、巧言令色,鲜矣仁!
4、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
5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7、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
《易经》
1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
2、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
3、君子学以聚之,问以辩之,宽以居之,仁以行之。
4、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
5、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
6、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
7、善不积,不足以成名;恶不积,不足以灭身。
8、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
9,居上位而不骄,在下位而不忧。
10、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,何不利之有?
11、大人者,与天地合其德,与日月合其明,与四时合其序,与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。
《春秋》
1、多行不义,必自毙。
2、度德而处之,量力而行之。
3、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
4、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。
5、人谁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
6、举不失德,赏不失劳。
7、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
8、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。
9、树德莫如滋,去疾莫如尽。